我本科阶段主修经济与统计,硕士继续深入经济金融的学习。越深入接触,我越意识到,所有这些领域最终的落点都在数学。金融建模、经济预测、大数据分析 —— 这些炙手可热的方向都建立在数学思维与工具之上。因此,我选择成为一名数学老师,并不仅仅是因为我擅长解题,而是因为我希望帮助
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,为他们未来打开更多可能。
高中阶段是认知世界结构的重要阶段,而数学恰好是最锻炼抽象思维、建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。我相信,学生在此时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,将受益终身。
您的教学风格常被学生称为“严谨聊天型”,这是怎样的
课堂?
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既不失严谨的结构,又不缺温度的互动。“严谨”体现在教学节奏和知识体系的把控上,每个知识点我都会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链条,而不是孤立记忆。“聊天”则是我与学生交流的方式,我喜欢讲一些自己在海外学习的故事,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国外课堂氛围,也能在轻松的语境中激发他们对留学生活的憧憬。在数学教学上,我尤其重视图像与几何直观。例如在讲微积分时,我会引导学生从图像的变化感知导数的意义,从“为什么”出发建立模型,这样学生学得更扎实,也更容易爱上思考。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,只需要正确的方式去点亮。